《米奇17號》:奉俊昊的複製人悲歌,對「存在」與「消耗」的冷

在《寄生上流》橫掃奧斯卡之後,奉俊昊導演挾其獨特的社會洞察與類型敘事技巧,再度以科幻寓言《米奇17號》叩擊觀眾的良知與哲思。改編自愛德華·阿什頓的小說,本片不僅是一場遊走於荒誕喜劇與硬派科幻光譜兩端的奇觀,更是一面映照當代資本主義與科技倫理困境的冷峻明鏡。它大膽詰問:當生命淪為可無限複製、輕易拋棄的數據與軀殼,「我」的本質與價值,將在何處安放?

《米奇17號》:奉俊昊的複製人悲歌,對「存在」與「消耗」的冷

故事的舞台設定在冰封的殖民星球「尼福海姆」,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米奇·巴恩斯,其身份是「可消耗者」(expendable)——一種專為執行高危險任務而設,死後其記憶將被「列印」至全新複製驅體的工具人。這種近乎永生的技術,卻在米奇17號意外「復活」並撞見新生的米奇18號時,撕開了身份認同的潘朵拉魔盒。兩個共享記憶卻又各自獨立的「米奇」,被迫在殖民基地的冷酷體制下,展開一場對自身存在意義的絕望探尋與微弱反抗。

《米奇17號》:奉俊昊的複製人悲歌,對「存在」與「消耗」的冷

奉俊昊的導演印記在《米奇17號》中依然鮮明。他從不滿足於類型電影的表層娛樂,本片以黑色幽默包裹科幻的糖衣,內核卻是對「工具理性」與「生命商品化」的尖銳批判。當個體僅被視為生產鏈上的一個環節,可隨時替換、升級,那股瀰漫在尼福海姆空氣中的荒謬與悲涼,便是奉俊昊拋給觀眾最沉重的道德拷問。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重溫《康斯坦丁:驅魔神探》

最近聽到《康斯坦丁:驅魔神探》續集即將開拍的消息,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當年初看時就驚為天人,不禁納悶:這麼有世界觀、有風格、有深度的作品,怎麼就沒有拍續集?於是立刻找個時間,重新在串流平台上回味一下這部經典之作。

重溫《康斯坦丁:驅魔神探》

《康斯坦丁:驅魔神探》的故事圍繞著由基努李維飾演的約翰康斯坦丁,他是一位擁有靈視能力的驅魔人,因自殺未遂而注定無法進入天堂,為了贖罪、換取救贖,遊走於人界與地獄的邊緣,致力於將違反規定的惡魔遣送回地獄,希望藉此換取死後進入天堂的機會。

重溫《康斯坦丁:驅魔神探》

某日,洛杉磯女警安琪拉·多德森(Angela Dodson)調查雙胞胎姊姊的離奇自殺事件,進而捲入天堂與地獄之間的交鋒,康斯坦丁也逐步發現撒旦之子瑪門(Mammon)企圖突破規則,降臨人間,而康斯坦丁與安琪拉則成為阻止這一切發生的關鍵人物。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又一個奇怪的夢:我的夢境博物館驚魂

(圖像來:AI繪圖)

夢到自己準備出國,沒有明確的目的地,但看起來像是日本。

出國前似乎接到一個委託,要到一個沒有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參觀。

委託人還跟著我們一起,已經記不不起來到底有幾個人了。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秦漢完美演繹劇中老病父親__眼神轉換極其細膩自然_讓網友直呼_不愧是他__.jpg

自《俗女養成記》以來,謝盈萱成了我心中「穩定發揮」的代名詞,她的每一部作品,我幾乎都不曾錯過。而這一次,在《忘了我記得》中,她化身為程樂樂,一位在照顧父親與尋找自我之間拉鋸的女兒,情緒內斂卻深具穿透力。這部影集沒有狗血翻轉,也不靠刻意催淚,而是像一鍋用時間與情感熬出來的清湯,初嚐時淡然,入喉後卻是滿滿餘韻。

《忘了我記得》:記憶會褪色,但愛不會
這部作品由劉若英執導,帶著一種「女性書寫」的柔軟與誠懇。她不追求強烈戲劇衝突,而是用最平靜的方式,把人生中那些最無聲的情緒──無奈、疲憊、眷戀──娓娓道來。在她的鏡頭底下,家庭不再是價值觀的競技場,而是一個充滿裂縫、卻也努力修補彼此的溫暖場所。這種風格,讓《忘了我記得》帶著一種特有的、近乎文學的節奏:慢、穩、但深刻。

《忘了我記得》:記憶會褪色,但愛不會
謝盈萱飾演的程樂樂,與秦漢飾演的父親程光奇,是這部劇的情感軸線。秦漢詮釋一位從威嚴長輩逐漸被失智侵蝕的父親,從困惑到清明、從堅強到依賴,那種情緒的浮沉讓人不忍直視。而謝盈萱的演技一如既往地穩健細膩,她那種「沒有哭得很誇張,卻讓觀眾鼻酸」的能力,在這部戲裡再次發揮得淋漓盡致。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