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岡崎京子一直被視為日本漫畫史上劃時代的女性創作者。從她成長的背景便可見端倪:從少女時代沉浸於萩尾望都、大島弓子的「24年組」浪漫與幻想,再到高中時期受漫畫新浪潮啟發,吸收了高野文子、大友克洋等人的獨特語法,她逐步脫離了傳統少女漫畫的甜美與單純,探索更為尖銳的表達方式。

然而,她的創作旅程並非一帆風順。早期投稿《花與夢》雜誌遭到評價為「C級」,使她一度放棄漫畫夢。這段挫折似乎也預示了她的道路:不被主流少女漫畫接納,卻在另類女性漫畫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在這樣的背景下,《惡女羅曼死》(Helter Skelter)誕生了。

這是一部極具挑釁性的作品,將視角對準消費文化與美的商品化。漫畫中的主角莉莉子,是一位在大眾文化中心閃耀的模特兒。她以整形手術徹底重塑自身,成為「大眾慾望的具現化」,卻也因此失去了自我,最終步向毀滅。

這個故事打破了傳統的起承轉合結構,從開端便以墜落的姿態展開敘事。莉莉子的一切都在向著崩塌而去:她的肉體因整形後遺症逐漸腐壞;精神在名利場的壓力下愈發扭曲;圍繞她的世界則充斥著對美的極端追求與對人性的冷漠凝視。作品的節奏狂放、躁動,讀者既被她的悲劇吸引,也被迫以一種冷眼旁觀的姿態,審視這場從美麗到毀滅的表演。

岡崎京子以大膽且不留情的手法,勾勒出資訊爆炸與消費主義至上的東京。在這個城市中,美與慾望交織成網,將人壓迫至喘不過氣。莉莉子的「美」,並非天生,而是透過整形技術與化妝品強行塑造。她像是一個拼貼的符號,承載了大眾對完美的不切實際的幻想。然而,她並非一個完全順從的「娃娃」,而是極力捍衛自己的主體性,甚至以破壞與輕蔑的姿態,試圖證明自己依然擁有「自我」。

漫畫的魅力不僅在於其對社會現象的尖銳批判,更在於它對個體痛苦的細膩刻畫。莉莉子的每一次掙扎、每一場歇斯底里,都是對「美」這一概念的質疑與反叛。在這樣的過程中,岡崎京子不斷挑戰讀者:我們為何迷戀這樣的故事?我們的凝視,是否也是壓垮莉莉子的力量之一?

《惡女羅曼死》連載於1995至1996年,至今已超過二十年。然而,即便整形技術、審美標準與相關議題已被討論得如同老生常談,這部作品依然具有穿透力。它讓我們看見,在商品化的世界中,女性如何被壓迫成為符號,又如何試圖從中掙脫。這不僅是一個關於美與毀滅的故事,更是對人性深處慾望與矛盾的沉重凝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corpian 的頭像
    Scorpian

    蠍子的私人空間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