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試讀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一直愛看小說,甚至,一直幻想著有天自己真的寫出一本小說。當然,迄今為止,仍只處於幻想階段。

看別人的小說,是一種享受的樂趣,自己動手寫小說,是一種自虐的過程。我只是曾經嘗試就有如此感受了。

因此,我看著這本書的第一部,對於作者自己剖析自己的創作歷程,甚至自白自己經過一段時間,連超過三個字都無法完成,當然遑論寫作,感觸頗深。

書中,對於小說創作與自傳間的優劣,透過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多的辯證。這並非文學創灀的辯證,而是為了讓讀者投入小說中更多的情感所為,頗有意思。

看第一部的時候,迴盪在我腦海中的是陳玉慧的書迷。真實遊戲中的書迷,和陳玉慧筆下的書迷當然不同,但那份愛書而癡的情感相同。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小說的作家哲儀,早在2004年,他的短篇小說「勿忘我們」就獲得了第二次人狼城推理文學獎(今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2005年以〈血紅色的情書〉勇奪第三屆人狼城推理文學獎。但「人偶輓歌」卻是他首度推出的長篇推理力作。十年磨一劍這巨話,用來形容這本書上十分恰如其份。

人偶自古具有「替身」的意義,人們認為它們能夠成為自己的分身承受苦難。但若有心人士利用人偶作為媒介下咒或下蠱,那個人也將落入恐怖的地獄……!

在馬祖服役的新兵志翔,收到一具面部五官與自己極為相似的人形木偶,開啟了深藏他腦內的另一段神祕回憶,在陷入恍惚、頭痛的狀態後,志翔竟無意識地對欺負他的老鳥做出殘酷的報復舉動……被安排返家休養的志翔發現豪宅內的家人們變得十分奇怪,家中的電視是壞掉的、沒有任何報章書籍、甚至每一本存摺都沒有存款、沒有提領紀錄!人類怎麼可能這樣生活?莫非面無表情、行動詭異的「他們」其實是被操縱的「活人偶」……!?

光看書名,很容易讓我想起台灣本土推理的另一本小說「布袋戲殺人事件」,同樣是以人偶為主角,但實際看了內容之後,會知道完全是不一樣的「詭計」。「人偶輓歌」一開始,是以人在外島當兵的新兵志翔收到一之與他一模一樣的人偶為開端,進而引發了一連串的事端,部隊的長官們乙他是新兵適應不良為由,壓蓋了一連串的事件,並且放他返台假,希望能淡化所有的事端。但大家都知道,矇上眼睛,不代表事情就沒發生......。

在台灣本島的醫院中,發生了另一起事件,久病的老人在廁所中上吊自殺了,看似單純的案件,卻好巧不巧的有排長凌業勝在同家醫院中,發現了不可能是自殺的蛛絲馬跡......。而緊接著,接二連三發生了多起老人意外死亡的事件,這些老人之間,查不到關連性,共同點只有,在命案的現場,都發現了人偶......。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