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愛看小說,甚至,一直幻想著有天自己真的寫出一本小說。當然,迄今為止,仍只處於幻想階段。
看別人的小說,是一種享受的樂趣,自己動手寫小說,是一種自虐的過程。我只是曾經嘗試就有如此感受了。
因此,我看著這本書的第一部,對於作者自己剖析自己的創作歷程,甚至自白自己經過一段時間,連超過三個字都無法完成,當然遑論寫作,感觸頗深。
書中,對於小說創作與自傳間的優劣,透過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多的辯證。這並非文學創灀的辯證,而是為了讓讀者投入小說中更多的情感所為,頗有意思。
看第一部的時候,迴盪在我腦海中的是陳玉慧的書迷。真實遊戲中的書迷,和陳玉慧筆下的書迷當然不同,但那份愛書而癡的情感相同。
但隨著故事的進展,到了第二部,不經意的,方向卻有了重大的改變。
書迷,成了想掌控作家的人,甚至,他們住在一起後,她的行為舉止,穿著打扮,都模仿起作家來,當作家無法寫出隻字片語的時候,她甚至代為回覆信函、代為出席座談,幾乎以假亂真!當作家覺得安心,好像什麼事都可以交給這個好朋友時,一種自己即將消失,被複製人取代的恐懼感,在心中滋養茁壯。
看這一部的感覺,縈繞在我心中的,是20幾年前,我還在念高中時看的一部電影,雙面女郎。我這輩子看過的電影不計其數,有許多電影看過之後完全不記得任何蛛絲馬跡,但這部電影,卻殘存在我記憶中20幾年,不曾褪去,那是因為,這種游智欽朋友轉變成為深惡痛絕的敵人,且自己即將被取代的恐懼感,實在太深刻!
但到了第三部,卻又峰迴路轉,主角被發現躺在醫院中,身上有藥物(毒物)殘留的痕跡,她肯定自己是在與好朋友同居的過程中被慢性下毒了,但是,卻沒有人相信自己。沒有任何跡象能夠證明那個加害者的存在,只剩下自己記憶中的形象,那......究竟是怎麼回事?
閱讀小說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安坐在沙發中,透過想像,體驗主角的驚恐歷程,而在這部小說中,更讓身為讀者的我感到過癮,因為在一本小說中,可以體驗到純文學的邏輯辯證、驚悚小說的懸疑刺激,往如電影般的迷幻情節,直叫欲罷不能。
【新書簡介】
☆向史蒂芬.金《顫慄遊戲》致敬之作!
☆比《控制》更加控制人的心思意念!
☆比阿嘉莎.克麗絲蒂小說更真實!
☆奧斯卡最佳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改編電影!
☆榮獲法國荷諾多文學獎、高中生龔固爾文學獎!
☆全球銷售21國版權,法國賣出450,000本,法國
我躺在醫院,血液裡驗出了迷幻藥,
我被下毒了。
一切安排的天衣無縫,我卻無法證明……
溫柔、迷惑、模仿、控制,一步一步逼近……
她,會是下一個史蒂芬.金筆下的「安妮」?!
L就這樣進駐了我的生命,一步一步的蠱惑我。
我經常在想,是哪裡出現了破綻,導致我如此脆弱、易於滲
她是唯一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只有她知道我寫不出東西,甚
很明顯的,L完全控制了我,我不確定我是否曾極力表達不
同時,一封一封匿名信威脅意味愈來愈濃厚……
會是她策劃並主導了一切?!……
★「開頭如杜斯妥也夫斯基式自傳小說,最後急轉直下,成
★「一本充斥著驚人情感,在闔上書本的那一刻,一切真相
★「跨越真實和虛構的界線,層層鋪陳。《真實遊戲》在今
★「一場與自我內心惡魔的交戰。L就像女版的雷普利,脆
★「史蒂芬‧金的影子隨處可見,懸疑氣氛延續到最後一刻
★「結構精實,稱得上絕佳的驚悚小說。角色有血有肉,讓
【作者介紹】 岱芬.德薇岡 Delphine de Vigan
法國中生代最受注目的小說家,生於一九六六年。三十五歲
二○○七年《諾與我》大獲成功,銷售四十萬冊並榮獲法國
二○一五年眾所期待的《真實遊戲》出版,榮獲龔固爾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