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巴格達遇見珍.奧斯汀:一則友誼與勇氣的真實故事

 

在巴格達遇見珍.奧斯汀:一則友誼與勇氣的真實故事Talking About Jane Austen in Baghdad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紳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活潑風趣的文字著稱。奧斯汀所處的年代正是浪漫主義方興未艾之際,但是奧斯汀的作品不屬於浪漫主義,而更接近新古典主義的風格。沃爾特·司各特爵士對她評價很高:「這位年輕的女士很擅長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物,是我所見之中最高妙的。(以上資料節錄自維基百科全書)

 

看完這本書之後,再透過維基百科全書對於珍·奧斯汀的介紹,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書名會是「在巴格達預見珍·奧斯汀」(Talking about Jane Austen in Baghdad)。梅的電郵中談到很多巴格達現況與在戰區的生活,像是她任教的學校和師生情況,或是巴格達的黑市交易、當地警方的戒嚴、街頭爆炸,以及很多不依法處理的迫害和謀殺事件等。……。更重要的是,儘管在壓力這麼大的戰區中,梅的信件仍然描繪出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後,巴格達人民日常生活,以及市井小民真實的情感。

 

阿拉伯世界曾經是世界上最繁華地區之一,早在西元七世紀前後,就曾經和東方古文明唐朝並駕齊驅(中國史稱大食國),文學上有一千零一夜聞名世界,數學上更有阿拉伯數字通行全球,宗教上更有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但現今提到阿拉伯世界,出現在你我心裡面的第一個印象會是什麼?石油?恐怖主義?蒙面的傳統服飾?一個文明絕對不會只有一個面向,但我認為在這麼多年主流媒體的宣傳洗禮之下,出現在你我心中的印象,應該不脫上面提到的這幾個刻板印象吧!

 

幸好這幾年,有「追風箏的孩子」讓我們理解到塔利班統治阿富汗前阿富汗人民的真實生活;現在又有這本「在巴格達遇見珍·奧斯汀讓我們可以真實理解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兩次波灣戰爭對於伊拉克的老百姓,造成了怎麼樣長遠而深刻的影響。而美國總統布希信誓旦旦伊拉克擁有毀滅性武器而發動入侵伊拉克的戰爭,到目前仍然什麼也找不到,美國人誓言把民主自由帶入伊拉克,伊拉克是舉行了投票,但有帶來更美好的將來嗎?

 

書中兩位女性,透過網路通信,發展出美好的友誼,更讓人相信,唯有不帶偏見的開放心胸,才能看到真正美好的事物。

 

購書網址:在巴格達遇見珍.奧斯汀—一則友誼與勇氣的真實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