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在熟悉與

趁著這次返鄉的空檔,我選擇不開車,改搭國光客運。長途車程上,耳機一戴、影片一播,《電幻國度》(The Electric State)陪我度過了兩個小時的時光。

《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在熟悉與

起初只是被卡司吸引——米莉・芭比・布朗、克里斯・普瑞特、關繼威……這些名字本身就閃耀著銀幕魅力。但看完之後,我的感受,卻與多數評論一樣:這是一部劇情略顯老套、公式明確,卻不失溫度與誠意的娛樂電影。

《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在熟悉與

故事設定於一個虛構的1997年,末日後的美國荒野成為舞台。少女蜜雪兒與機器人夥伴史奇普展開尋找失蹤弟弟的旅程,沿途經過荒廢城市、遇見神秘走私販(普瑞特飾)與人工智慧的殘留意識。這趟旅程,是一段典型的公路冒險——沿襲熟悉的「人機情誼」、「反烏托邦」與「親情追尋」主題,幾乎所有的劇情轉折都落在預料之中。

《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在熟悉與

但平淡並不等於乏味。導演羅素兄弟將90年代的懷舊質感與科幻廢墟融合得極富視覺張力,建立了一個有些蒼涼卻不失人味的未來世界。米莉・芭比・布朗與伍迪・諾曼所詮釋的姐弟情感,穿越那科技冷峻的世界觀,柔軟且真誠地滲入觀眾心中。即便劇情走向幾乎都在預料之中,這段情感依然在片尾時悄悄地催淚,為整部電影提供了難得的情感重心——一種屬於人類、關於失去與記憶的悲傷。那靜謐而充滿懷舊的氛圍,正是來自原著的精髓:現實雖殘酷,但唯有經歷過痛苦,才能證明我們曾經活著,曾經愛過。

《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在熟悉與

另一條情感支線則來自克里斯・普瑞特飾演的神秘退伍軍人「基茲」,與安東尼・麥凱配音的機器人「赫曼」。他們之間的互動充滿火花,既是搭檔,也是拌嘴的朋友,雖然偶有流於表面的對白,卻也帶來了片中難得的輕鬆與幽默。這兩條情感線交織成全片的情感網絡,也撐起了原本略顯薄弱的敘事架構。

《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在熟悉與

說到底,《電幻國度》沒有顛覆類型的野心,也不追求哲學深度,但它知道自己是什麼——一部讓人可以安心放鬆、投入其中的懷舊冒險片。在公路上看公路電影,有種奇妙的對位感。窗外是真實世界的平凡車景,畫面中是廢土科幻的虛構風景;兩者交錯間,時間就這麼被平順地帶走了。

《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在熟悉與

這不正是我們觀影的某種初衷嗎?找一部不需思索過度、卻不空洞無味的電影,填滿旅途的片段時光。就這一點來說,《電幻國度》做得恰如其分,也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corpian 的頭像
    Scorpian

    蠍子的私人空間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