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識劉梓潔這位作家,是從她那篇觸動人心的散文〈父後七日〉開始。當時就被她真摯又細膩的文字深深吸引,彷彿能透過字裡行間感受到她豐沛的情感和獨特的觀察力,也讓我確信她是一位非常能寫的作家。這本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說》,雖然已經是10年前出版的作品,但卻是他首部小說作品集,集結了十年創作的作品,展現了作者說故事的深厚功力,尤其在描寫現代都市男女的情感面貌時,更顯得犀利且引人共鳴。其中我覺得特別好的三篇分別是:

1. 親愛的小孩:愛與性的本質叩問

〈親愛的小孩〉作為書名,無疑是這本小說集中最具話題性的一篇。故事以一位渴望擁有孩子的都會女性為主角,她積極尋找伴侶,目的卻直指生育。這種設定顛覆了傳統愛情小說中男女關係的模式,將女性置於主導地位,自主選擇是否要成為母親。

劉梓潔透過這位女主角的心境描寫,深刻探討了愛、性與生育之間的複雜關係。她筆下的這位女性,經歷了無數次情感上的挫敗,性生活如同「沒輸沒贏的刮刮樂」。然而,對於「親愛的小孩」的渴望,卻如同在絕望中尋找一線希望。

這篇小說並非僅僅挑戰傳統觀念,更引導讀者思考更深層的問題:單身女性或單親母親的存在,是否必須建立在男性的對應位置上?生育的目的是為了填補寂寞、複製自我,還是為了獲得純粹的新生喜悅?作者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透過故事本身,引導讀者反覆咀嚼這些現代女性在情感與生活中的抉擇。

6. 失明:在黑暗中尋找清晰

相較於〈親愛的小孩〉的直率,〈失明〉則顯得內斂而富含詩意。女主角飽受眼疾之苦,視力逐漸喪失,但在治療眼睛的過程中,她的內心世界卻異常清晰。這篇小說巧妙地將治療的過程與一段瘋狂盲目的愛戀交織在一起,同時也穿插著對父親的回憶,形成一趟尋找自我與記憶的旅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透過女主角在視覺逐漸模糊的過程中,反襯出她內心感受的敏銳與深刻。她對於愛情的盲目與追尋,以及對父親的思念與回味,都在黑暗中顯得更加鮮明。

7. 雷射:曖昧邊界的情感試探

〈雷射〉則將焦點放在科技與情感的交會點上。女主角即將透過雷射手術擺脫千度近視,但在手術前夕,她找來了一位「朋友」陪伴。在視線逐漸模糊又恢復的過程中,兩人之間的情感也如同光線般,在明暗之間曖昧流動。

這篇小說的魅力在於其細膩地描繪了朋友與情人之間那條界線的模糊性。雷射手術帶來的短暫黑暗,彷彿也為主角的情感關係蒙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在看似親近的陪伴中,潛藏著多少未說出口的情愫?「朋友」的定義在此顯得曖昧不清,究竟是出於習慣、依賴,還是更深層的情感?

〈雷射〉透過手術前後的視覺變化,巧妙地映照出主角內心世界的波瀾。重見光明固然值得期待,但在那短暫的黑暗中,所觸摸到的情感真實,或許才是更值得玩味的。

劉梓潔的《親愛的小說》展現了其在短篇小說創作上的才華。每一篇小說都各自以獨特的敘事角度和鮮明的人物形象,觸及了現代人在愛情、親情以及自我認知上的種種困惑與追尋。作者的文字時而幽默風趣,時而細膩感人,總能精準地捕捉到情感的微妙之處,引領讀者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一同感受愛情的甜蜜與苦澀,生命的清晰與迷茫。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短篇小說集,能夠引發讀者對於自身情感經驗與生命選擇的深刻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corpian 的頭像
    Scorpian

    蠍子的私人空間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