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顯示的是「山之魔FB封面-非讀Book.jpg」

自古至今,山裡面有「魔」幾乎是世界各地一致的信仰。山裡總是充滿著變幻莫測的路徑、天氣、動物、植物……。

早期的人類,或許是為了生存,才不得不翻山越嶺,深入蠻荒;但到了近代,卻有許多是為了「征服」山岳,而冒險登頂的登山家。

19世紀末,聖母峰被確認為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登頂,便成為20世紀初各路英雄好漢競逐的目標。但即便今日,攀登聖母峰仍舊是異常困難的挑戰,更遑論百年前,登山裝備遠遠不及今日。因此,聖母峰攀登史,幾乎可以說是步步血汗。

而在競逐第一位攀登聖母峰的稱號中,最為人熟知且仍舊爭論不休的,非1924年,第三支英國登山隊的喬治·馬洛里安德魯·歐文不可了。因為當年他們在登頂過程中失蹤,大家無法得知他們究竟是登頂後失蹤或是未登頂即失蹤。而馬洛里的遺體於1999年在海拔8150米處被發現,但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失蹤,更加深了這樣的懷疑。

本書,便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中,成形。

本書文字頗多,總厚度跟磚頭差不多,但作者下筆如行雲流水,讓人讀來輕鬆愉快。更讓人佩服的是,讀這本小說,會讓我陷入魔幻、現實不分的境地,認為這並不是小說,而是一本回憶錄。

雖然我爬過幾座山,但我並不能算是熱愛登山的人,即便如此,我仍然能夠深刻的體驗,書中的主角們,對於登山的熱愛,以及為了能夠登頂,費盡心血、心力以及大量金錢所做的努力。而且,改良了多種的裝備,只為了能夠順利登頂。

更重要的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中,登上世界第一高峰,除了是登山家們競逐的目標,更是國家間的競爭。本書便融合了這些時空背景,譜出關於攀登聖母峰的動人樂章。

英國人大狄肯、法國人尚克勞德、美國人斐瑞、加上神秘美女小瑞。前面三個人打著幫忙協尋失蹤的波希為旗號招募資金,實則為了登上聖母峰。而後者卻真實的想尋回波希,但為的並不是安撫哀傷的布羅姆利夫人(波希之母),而是有更深層的原因。行文的小說的中後段,更會出現德國納粹黨人參與其中,不明究底的各方人馬(包含讀者),莫名其妙的在聖母峰打起諜報戰。

結局有悲有喜,但不變的是,聖母峰依舊端在,以她高傲的姿態,睥睨一切世俗的紛紛擾擾。山裡面的魔,究竟是「山」本身?或是惡劣的氣候?讓人無法吸入空氣的低氣壓?或是「人心」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