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春秋之二:秦晉恩怨

說春秋之二:秦晉恩怨

作者:賈志剛

 

我從小就愛讀中國歷史,說讀歷史或許太過嚴肅,應該這麼說-我從小就愛讀中國歷史故事。很小的時候,我爸就買了一整套精裝版的中國歷史演義,書是有點半文言文的,但我讀得非常起勁,一路讀到了明朝。為什麼只讀到明朝?其實清朝我看了一點,但距離現代太近讀起來就沒有看故事書的味道了。

《中國歷史演義全集》共31鉅冊,係將原世界書局所出版的《歷代通俗演義》,聘請知名作家暨歷史學者李敖負責重新主編和導讀。包括東周列國誌演義、秦漢演義、後漢演義、三國演義、兩晉演義、南北朝演義、唐朝演義、五代演義、宋朝演義、元朝演義、明朝演義、清朝演義、民國演義、廿五史總演義‧新中國未來記等。
 

這套書是我對中國歷史故事的初步理解,或許也是我培養對看書有興趣的起源。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覺得讀歷史就像是看故事書一般的有意思,因此對於許多人覺得讀歷史要用背的,覺得很不可思議。歷史就是真實發生的故事,重點在於故事情節的前因後果,而不是發生的年代。因此課本上教導學生背誦西元幾年發生了什麼歷史大事?或是考題出現什麼歷史事件發生在西元幾年?真是狗屁不通沒有任何意義的事。

 

應該教育學生了解的是:什麼背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發生?而發生之後又對當代以及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這才有意思嘛!而且這麼一來,就可以把歷史當成故事來讀了。

 

說春秋的作者賈志剛,不僅僅達到了這個基本的要求,把「春秋」這個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百花爭鳴的時代用說的,而且說的十分逗趣,說的讓看書的人就像在聽書一般,聽到有趣處不禁拍案叫絕。而更進一步,賈志剛還能結合當代時事,將古人與當代名人相類比,將古代發生的大事與近代發生的大是相比擬,讀者就能夠輕鬆的以現代的想法理解歷史上的故事。

 

說春秋二的主軸是秦晉恩怨。時代上約略是春秋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末年,管仲去世後,中原群雄無主,躍躍欲試挑戰霸主的地位。秦國雖然是西方崛起的大國,但自覺文化上還不能和中元各國抗衡,因此秦穆公廣招各國賢才,努力累積實力。而晉國雖是中等國家,但在晉獻公(作者口中國甚至世界歷史上第一牛人,從爺爺輩到姪子輩,晉獻公把自家本佳通殺四代。)埋下了家族鬥爭的傳統後,卻出了一個以齊桓公為師的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的霸主地位絕對不是空手套白狼,看這本說春秋之二,便能知道秦穆公式如何禮賢下士,不辭千辛萬苦的尋找人才來到秦國,協助秦國從野蠻國家到禮儀之邦。

 

同樣的,晉文公也絕對不是即位後就能成為春秋五霸。如果不是在外流亡十數年,周遊列國建立與諸國間的友好關係,廣泛聽取人才的意見,吸收齊桓公及管仲的治國之道,如果沒有這些累積的過程,即便晉文公在晉獻公過世後就即位,也不過是個公子哥,能否成就霸業,不無疑問。

 

春秋五霸中最短命的宋襄公,就是一個極佳的反證。一個口中高掛仁義無敵,但卻沒有實力作為基礎,上戰場不懂隨機應變,只會空口白話,活脫脫的一個公子哥。在歷史上雖然留下春秋五霸之一的名號,但實際上卻讓宋國從此一蹶不振,沒有翻身的機會。

 

春秋是中國歷史上人才輩出的時代,百家爭鳴,周王朝勢力漸微,傳統世族的階級也產生更迭,國家與國家間,再不是憑藉周王朝分封的公、侯、伯、子……等爵位,而是要憑藉真實的實力。同樣的,人才也不是看出身,而是看你能為國家貢獻多少的才智。大家盡展身手,為那個時代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

 

購書網址:說春秋之二:秦晉恩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