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的話

至親的死亡,是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的功課。 
葬禮的繁文縟節,更是台灣人,尤其中南部子弟,生命中,時不時就要上演一場的戲碼。 
道士、孝女、誦經團、折蓮花、冰庫棺材、白包毛巾、電子花車、孝服草鞋。花圈花籃罐頭塔。 

 這些充分彰顯台灣人性格的職業、物品與器材,卻像帶一點禁忌 與忌諱似的,讓人看到它們,都要帶點敬畏。 

 對死亡的敬畏。 

如果讓這些職業、物品與器材,變成戲劇的主角,讓它們盡情 就自身功能,表演、對話、甚至搞笑,那會是什麼樣子呢? 

也許,除了正視死亡本質之外,我們會看到更多的故事。 

「父後七日」目的在於提昇戲劇質感,透過文學視角的觀感, 與大膽強烈的影像風格,走出「台灣寫實溫馨親情片」的既 定模式,在生猛俚俗中,有一份寬憫仁厚;在濃情冶艷中, 有一份雲淡風清;在哭天搶地中,仍有一份從容不迫與怡然自得。 

更簡單一點,「父後七日」正是希望讓觀眾身處再熟悉不過的 場景中,嬉笑怒罵,鼻酸眼熱,更重要的,找到自己的故事。

 

 

 

陸陸續續有聽到父後七日即將上映的消息,前幾個禮拜去看「全面啟動」時,看到了最上面那張酷卡,覺得很有意思,回家Google一下,發現不得了,原作是文學獎得獎作品。在誠品把原作短短四千多字看完了,深深的被作者的文字感動,於是決定該買本書回家,同時也決定該到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今天到微風廣場的國賓戲院去看了電影,人潮比我想像中的要多(至少有六成滿吧!)

 

我原來最擔心的是:原作只有短短四千多字,該如何串連成一部90分鐘的電影?看完電影後覺得自己有點過度擔心了!原作的精神都表達得很好,而且不僅僅是將文字影像化,而是真正的當成一部電影來拍。更精彩的一點是,我認為導演把整部電影的情緒掌握的很好!再加上電影配樂選得很好,總讓我情緒更為延伸。

 

我個人是非常討厭固定儀式的人,所以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沒有拍畢業照、也沒去參加畢業典禮。(但關於這一點老實說我後來有點後悔,因為我自己沒參加畢業典禮,因此我也沒邀請我爸媽來參加畢業典禮,現在總覺得有點遺憾。)

 

我結婚也是非常的簡單,既沒有說媒、大訂、小訂......,只除了公開宴客之外,沒有任何可稱之為儀式的的東西。

 

但有時候,我覺得儀式有其必要性!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在高中畢業時,和我媽去參加一個禮佛的法會,隨著信眾繞著佛寺行三跪九叩禮。當繞行的步伐越久,我不僅不覺得疲累,卻反而感受到和土地的親近。

 

又有一次是去兩廳院聽演奏會,我到得很早,參與了樂團的排練。看著樂團團員各自試音,首席帶領試音,最後指揮出來帶領樂團正式演出。這些過程,彷彿讓正式演出多了一點生命力。

 

喪禮文化,未嘗不是如此!

 

如果沒有繁文縟節的習俗,我們該如何排解失去至親的傷痛?又如果沒有這些繁文縟節的習俗,我們又該如何將這傷痛畫個休止符,繼續往後的人生路?

 

我喜歡「父後七日」這本書,但這部電影也表現得很好,最後那段女主角在機場痛哭,更是神來之筆。這部電影絕得值得進電影院觀賞的。

 

父後七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