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島嶼的餐桌: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

島嶼的餐桌: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

作者:陳淑華

 

說實話,我認為自己是不懂得「吃」的人,我對於吃這件事,還停留在填飽肚子的階段,因此每次Shanice問我東西好不好吃,我大概只有「還不錯吃」以及「很難吃」這兩種評語。

 

近來非常多的美食節目以及美食部落格一直在「教育」大家什麼叫「美食」。對於一個社會經濟發展已經超越「填飽肚子」的階段,開始朝向生活美學的社會,這種轉變是我可以理解的!但我所不能理解的是:如何定義「好不好吃」這回事!我一直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簡單來說,有人喜歡吃甜、有人喜歡吃鹹、有人喜歡爛一點、有人喜歡硬一點、有人喜歡色彩繽紛、有人喜歡料多飽滿......每個人的喜好都如此不同,如何可能有一種食物是公認的好吃?除非……這種好吃是被定義出來的。

 

也就是:XX東西一定要有標準作法才能被稱做是好吃……。但我一直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我不認為每個人的嘴巴都有能力嚐出食材、料理的精密微妙之處,我倒認為多數人是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也就是先知道這是一家名店,於是開始在腦海中塑造出這東西真美味的想法。

 

就像我經常喜歡舉的一個例子:如果把麥當勞、StarBucks、7-11、85度C的咖啡,去掉外包裝,而還能分辨出味道不同的人,幾稀已!但我問過很多人這個問題,大家都非常堅持的認為StarBucks的咖啡比較好喝。

 

而就算真有人能夠喝出上述幾種咖啡的差異,到底如何定義什麼比較好喝?同樣的:有人不喝黑咖啡,有人不加糖,有人不加奶,除非先定義什麼叫好喝,要不然該如何比較?

 

我總是認為,只有自己喜歡的口味,而不該有絕對好吃的東西!

 

也因此,我對於美食節目經常出現說得天花亂墜的言詞,經常感到不可思議:真有人如此相信?

 

我唯一喜歡過的一個美食評論家是舒國治,我很晚才知道這個人,那是透過前幾年商周每一期的專欄認識他的,後來商周的專欄集結成一本書「台北小吃札記」,我不僅買了,還回過頭來買了他早期的一些書,也才開始慢慢認識這個人。他的文字有一個特點,雖然描寫的是美食,但並不著墨於東西是如何的好吃,而是著墨於煮東西的人是怎樣的態度、吃東西的人是怎樣的心情,簡單來說,那是一種生活態度

台北小吃札記
 

而我這次看的這本陳淑華所寫的「島嶼的餐桌」,則是除了舒國治之外,我所看到最棒的一本美食札記。和舒國治相同又不同的事,她也描寫生活態度,但更多了「記憶中」情感的投入。

 

我和陳淑華一樣是彰化人,因此她的書中出現的一些章節文字,總勾引出埋藏在我心中的記憶,沒看她的文字,我都差點忘了那記憶中的滋味。

 

如:「有秘方的一碗麵」這篇文字中,提到「大麵羹」,小時候,這是我在彰化常吃的一種麵食,但上台北後就再也沒吃過了,看了這篇文章,才又讓我的記憶完全復甦起來。緊接著就想奔回彰化再吃一碗大麵羹。

 

還有「鱸魚湯的力氣」這篇文章中,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家境窮困,真的只有在家裡有人生病住院時,才會為了調養身體而煮那碗「鱸魚湯」。

 

「母親的蕹菜湯」這篇文章中,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家裡常吃的這道菜,上台北後,「蕹菜(即空心菜)」總是用炒的,我幾乎都忘了小時候家裡總是蕹菜+小魚乾煮成湯的這道菜……

 

很多很多的回憶,靠著這本書,慢慢的尋回……。我還想到這書中沒寫的:那就是小時候彰化吃的麵線通常都是「麵線糊」,若是清湯麵線則多是「蚵仔麵線」(不管內含物有什麼,都叫蚵仔麵線),而當我上大學的那一年上台北,才發現台北的麵線都叫「大腸麵線」,這也是一直讓我覺得很有趣,卻沒被自己注意到的一件小事。

 

我認為:透過專注在「吃」的這件事,可以讓我們對於自己周遭生活有更深層的體認,真正注意到各種食材的不同口感、不同做法、不同地方對同一種食材的不同態度......。至於好不好吃?還是該由自己來判斷,而不該被定義!

 

購書網址: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