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走月亮的女孩


這本書英文書名”A Map of Home”我認為比較貼近作者真正想表達的精神,中文書名翻譯成「帶走月亮的女孩」,聽來比較詩情畫意,但老實說:光看書名會讓人有點不知所云!不過翻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這也僅僅只是我小小的意見而已!


這本書透過妮達莉的眼中,以第一人稱的形式進行小說由於故事背景和作者朗達.婕拉爾的背景相似度極高,再加上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說因此幾乎不難斷定這是帶有自傳體性質的一本小說。


妮達利的父親是巴勒斯坦人,母親是埃及人並有希臘人的血統,而妮達利本人則在美國出生,因此具有美國籍,但她在出生後不久就隨著父母親來到科威特,而後又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被迫搬到埃及,然後又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來到美國!


這種種的歷史背景,都讓妮達莉的成長過程,增添各種不可預料的變化,包括不同國家背景中,宗教信仰不同產生的差異,以及語言隔閡造成的文化衝突……等等,但在妮達莉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許是:再她小的時候,她的媽媽教她「要有幽默感」。


因此在整本小說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妮達莉總是用不同的角度在看著這個世界,正如同俗語常說「我們或許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段落,莫過於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他們一家人被迫逃離,在搭車的過程中,妮達莉寫給海珊卻無法寄出的一封信,其中提到「我非常希望那部署在最接近您的火箭船可以用力掰開您的屁眼。」


透過這本小說,透過作者以第一人稱角度的寫作方式,讓讀者可以更貼近近代中東人民的真實生活,以及他們內心的想法,無怪乎這本書可以獲得2008年Arab American Book Award最佳小說獎,以作為鼓勵、促進作者與讀者對於阿拉伯文化的理解與再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