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京戲啟示錄典藏版官方網站:http://www.pingfong.com.tw/opera2/01editor.html


2007
年,重製公演《京戲啟示錄》,內心更多了一層追憶,一份沈澱。這些年不停地創作,不停地發表演出,反覆浮現腦海的問題是:「為什麼要演這個劇本?」「這個劇本跟這個時代有什麼關係?」---屏風表演班在戲臺上扮演「風屏劇團」;風屏劇團在舞台上彩排《梁家班》;梁家班在勾欄上排演改良傳統老戲《打漁殺家》。風屏劇團團長李修國因彩排中斷,回憶起中華商場與父親相處的那些陳年往事。中共文革時期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竟然就是兒子鬥死老子的歷史背景。三條戲劇長線、兩條戲劇短線,多重時空、交錯敘事的《京戲啟示錄》跟這個時代有什麼關係?


不知是我看的舞台劇太少,或是台灣流行這一套,怎麼這麼剛好我看的每齣舞台劇都喜歡來「戲中戲」的這一套。我這麼說不是代表戲中戲不好,只是如果只有戲中戲就罷了,但戲中戲又有戲中戲,看了實在讓人看了很頭痛。


「京戲啟示錄」做為屏風表演班的三大經典作品,確實有他的價值性及娛樂性存在,無論是李國修的編導功力,或是演員對於這齣戲的掌握,都已經到了相當完美的境界,但我看的時候,總覺得有點格格不入,後來在中場休息的時候,才想到:是時空阻隔的問題吧!


我相信京戲啟示錄要探討的東西很多:或許是京戲的沒落、或許擴大到文化的傳陳、或許是對父親的懷念、或許是記憶的時空......或許還有更多更多。不過做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楔子:中華商場,早已不復存在於人們記憶之中了吧!在這齣戲的首演當時(照推算大約是1996年前後),中華商場還拆除不久(1992年拆除),所有台北人的記憶裡面仍深刻的留存中華商場的印象。甚至,即使不多,至少當年也還有些許人在討論「京戲」的未來。不過時空移到現在,還有多少人對著中華商場有著記憶?還曾經聽聞現代人對京戲存活的討論嗎?這是我所謂格格不入,時空阻隔的問題!


不過撇開我個人的這點粗淺感覺不說,這齣戲確實包羅萬象,值得一看。


戲中真假虛實交叉而過的影像,藉由李修國開幕時的一段話
怎麼辦呢?時間一直往前,我只能憑記憶回到過去,過去所發生的一切愈遠愈模糊。有時候我經常懷疑那些曾經真實發生的過去事確有其事?還是根本沒有發生過?其實就已點明了這齣戲正是要讓觀眾陷入真實虛假無法分辨的情景下,來看這戲中戲、劇中劇


全劇中最讓我動容的一句台詞是李修國的父親,以自己製鞋的手藝掙飯吃的李師傅說的「
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我自私的這麼說,或許這也是李國修編這齣戲想表達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處在一個變化萬千的時代,大家都在求新求變,祈求自己不被這個社會淘汰,但其實,說到底,真能把一件事情用一輩子的力量去做到完美,這一生也不算白活了。


整齣戲最讓我感到驚豔的一幕則是,在戲的最後,李修國說他有個遺憾,希望能夠完成梁家班的梁老師沒能完成的改良「打漁殺家」的最後一場戲,能讓京戲除了一桌兩椅外,舞台上更精彩!於是我看到了李國修的創意,充分的運用的舞台上布景的效果,讓舞台呈現出一個水底的狀態,有水草、有氣泡、甚至有大海龜。而演員們就在這水底的場景中,完成了大決戰!


說到傳統戲曲的改良,我就不得不提到我喜歡的霹靂布袋戲,當年的金光木偶戲不知遭受多少傳統布袋戲老師傅以及文化界人士的批判,說這麼就不傳統了,但如今,如果沒有霹靂布袋戲的經營,會有這麼多年輕的布袋戲迷嗎?


京戲啟示錄必然有李國修想藉由京戲帶給看戲的人一些啟示,但看戲的人獲得的啟示跟李國修想帶給大家的啟示相不相同,我想並不那麼重要吧!

 

PS.本文原發表於2007/12/30 http://blog.readingtimes.com.tw/scorpian/archive/2007/12/30/455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rp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